关于职业技能的一些思考

1、知识不等于技能
掌握知识不代表掌握技能,“懂”和“会”是两码事。遗憾的是大多数学校教育以及职场继续教育,更注重知识而不是技能,他们先把知识灌输给我们、再设计一些测试题来检验我们对知识掌握情况,一度让我们以为掌握知识就等于掌握了技能,直到面临职场实践的时候,才发现仍然需要大量的时间来提高工作技能。

知乎上一个有意思的问题:“《天龙八部》里的王语嫣本身不会武功却通晓天下武功靠谱吗?”,答案众说纷纭。王语嫣的学习模式也许对武术评论家靠谱,但对于武术家一定不靠谱,打架不能“靠嘴”,还是要“靠腿”。

这带来的警示是,我们要先尝试识别要学习的内容中哪些是技能,或者能否转化为技能。如果这些内容的表现形式有着明确的可量化的好与坏的衡量标准,有专业的竞赛或考评机制,那它一定是一项技能,那就一定能从技能培养的方式来练习,掌握技能的同时掌握知识,达到“学以致用、用以促学”的效果。

2、经验的积累未必提高技能
多年经验未必代表技高一筹,低维度重复无法带来精进。有人说“99%的工作,干两年和干十年没有区别”,原因就在于低维度的重复训练,不仅无法有效提升职业技能,反而会形成路径依赖、限制职业视野。

《刻意练习》里提到,根据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研究结果,在62项关于护理质量的研究中,只有2项研究中的医生随着经验的丰富,提供的护理质量越来越好,而在另一项关于决策准确性的研究中,对1万名临床医生调查发现,丰富的专业经验带来的好处微不足道。

这种“老师傅未必好过新师傅”的现象,需要我们警惕工作中的舒适区,当一类工作任务能毫不费力的完成时,也就代表着其相关的职业技能进入了低维度重复,已经停止了成长,这个时候就需要考虑探索新赛道。